站內(nèi)搜索:
新浪科技訊 10月15日凌晨消息,第二屆文化創(chuàng)意產(chǎn)業(yè)法律保護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,與會專家對最新公布的相關法案展開討論,他們認為雖然該草案將盜版賠償額提升至100萬元,但依然屬于較低水平,甚至會挫傷訴訟積極性,反而助長盜版氣焰。
資料顯示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(修改草案)》于今年3月31日公布,該草案修訂主要是加大了對盜版的處罰力度:將盜版賠償金額從50萬元提升至100萬元,兩次以上故意侵權者要賠償1-3倍數(shù)額。
這雖然體現(xiàn)了相關部門打擊盜版力度的提升,但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民商法教研中心主任韓赤風認為,我國著作權法的判賠標準與國外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,不能有效的懲罰侵權人。
據(jù)了解,目前法院普遍對網(wǎng)絡視頻盜版判賠都比較低,例如:一家網(wǎng)吧盜版一部電視劇,通常也只會判賠1000-2000元,一家視頻網(wǎng)站盜版一部30集以上的熱播電視劇,也只會被判賠2-3萬元,而通過正常購買版權,則需要50-100萬的版權費。
版權方盛世驕陽在會上透露,盜版使得該公司每年的經(jīng)濟損失高達千萬。
盛世驕陽董事長兼CEO徐蕾蕾指出,許多視頻網(wǎng)站通過技術手段援引"避風港規(guī)則"打法律擦邊球,并通過購買少量正版來掩飾大量盜版,表面上看直接的侵權盜版行為減少了,但實際上盜版形勢依然嚴峻。
"中國反盜版的立法其實并不落后,關鍵是要扭轉盜版者違法成本低、被侵權者維權成本高的現(xiàn)狀。盜版,特別是網(wǎng)絡侵權,成本低到你無法想象,你剛維完權,再次侵權又出現(xiàn)了,權利人的時間和精力嚴重不夠。"北京市東衛(wèi)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單體禹表示。
單體禹建議增加處罰金額的最低下限,"否則100萬元以下的標準就形同虛設,99萬是100萬以下,1000元也是100萬以下,100元、50元也是以下,不規(guī)定一個最低限額,就不利于權利人維權。"
長期從事知識產(chǎn)權保護維權工作的北京市京悅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政操還指出,目前維權工作遇到司法尷尬,判賠標準不一,判賠數(shù)額太低,有些地方法院的判賠數(shù)額甚至低于維權成本,嚴重挫傷了律師代理維權訴訟的積極性。
"長此以往,律師們有可能因此放棄知識產(chǎn)權保護維權的市場。如此以來,將出現(xiàn)權利人維權成本過高且找不到維權律師,侵權者違法成本低廉可以大肆盜版的尷尬境地。"劉政操說。
他同時呼吁相關部門加大知識產(chǎn)權保護的力度,而提高判賠標準是遏制網(wǎng)絡侵權盜版的必然選擇和有效辦法。(崔西)
商標服務熱線:0760-88287348 專利服務熱線:0760-88283758 版權服務熱線:0760-88288715 海關備案服務熱線:0760-88289639 維權援助服務熱線:0760-88283755 侵權訴訟服務熱線:0760-88283758 24小時服務熱線:400-829-3668 商標交易服務熱線:13702377008(龔小姐) 服務質量監(jiān)督電話:13702798357